top of page
Search

Zakinthos 沉船湾,忧伤里的明媚

  • Qingling
  • Nov 27, 2016
  • 6 min read

Navagio Zakinthos, 29 Sept. 2016

向往蓝色的人,大都有去希腊朝圣的期许。

去希腊的人,行程上想必都有圣托里尼。一个传说中上帝用尽了蓝色颜料的岛屿。

口口相传,圣托里尼的费拉和伊亚便成了营销文中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营销文制造了一种“打钩”的旅游心态:我到了圣托尼里,我的旅行单里还剩下“一生必去的49个地方”。当游客发现各家有各家的 “50必去地”榜单的时候,这必去的单子又突然被拉长,变成了51个地方,60个地方,87个地方,100个地方...倒是颇有些幽默诙谐的意味。有骨气的玩家自立门户,自己决定必去之地。犹豫的读者则傻了眼,奈何一生不够长,但愿再活500年。

当旅行已不再是高端消费,在旅游服务业开拓中低端市场的时代,权威的背书更让人们对大名号的旅行地趋之若鹜。国家地理杂志的刊登了圣托里尼Firostefani镇的蓝顶教堂照片,于是这座与圣岛其他并无二致的蓝顶教堂成为了蓝顶教堂的代言人。曝光度不断增加更是引来更多的朝圣者。

当我在圣岛看到数不清的蓝顶教堂,各有风情的时候。竟有了一种为他们鸣不平的冲动。或许它们不够走运,没有在偶然中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的主角。然而,我更倾向于相信的是,它们并不介意这份运气。头顶蓝天,立足悬崖,俯瞰海潮,忠诚地守护圣岛人的信仰和心愿,这才是它们的心愿。旅行中,我往往以我的情感拟人化当下的风,当是的云,当地的砖瓦。其实呢,砖瓦才不在意我的脚步为谁匆忙,因何停留。太多的感情期许和动情多是一厢情愿。

但我热衷出行,热衷走走停停。旅行是一个情绪的输出端口。舟车劳顿中内心却是无比放松的。但每次出行的目的和冲动也都不尽相同。为了在平淡的程式化的生活里投下一枚激起涟漪的石子; 为了庆祝一个生活节点,譬如大学毕业; 为了与朋友重逢,“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逃避; 为了拍照;或者为了“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 等等... ... 每一次的回归都像是按了一次回车键,在空白的笔记本上重起一行。

不出名的诸多蓝顶教堂就像尚不为人所知的扎金索斯,一个偏居希腊诸岛东北一隅的小岛,西临爱奥尼亚海,东与伯罗奔尼撒半岛相望。岛上基础设施尚不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捉襟见肘,旅游攻略也乏善可陈。这些是我一个游客眼中的扎金索斯,我以我的需求去考量这座小岛的时候,发现找不到公交车去我想去的地方,无法获取准确的邮轮时间表返回雅典,也不清楚在这座交通不便的小岛上我该去哪些“必游景点”。但对岛上的四万人来说,岛上的设施已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然而, 正是这些“游客的忧伤”,才保留了这座小岛的”明媚“。

早上8点的航班从巴黎出发,经雅典转机,下午四点到达扎金索斯机场。没错,这里竟然有一个机场。拎着行李箱走下飞机的舷梯,推开一扇把手有些铁锈的,脏的有些模糊的玻璃大门,进入行李厅。行李厅中间横陈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巨型的黑色传送带,缓慢地挪着。或许由于润滑不够的原因,传送带的页片与金属面摩擦,一顿一顿地。提取厅的另一端零星地站着几个人,手里举着A4纸大小的牌子。有的牌子上写着旅馆的名字,花花绿绿的甚是好看。有的只有马克笔歪七八扭地写着些拼在一起不容易读出来的字母。举着牌子的人眼神里的悠闲多于期待,似乎在说,你要是我的客人就跟我走,不是的话我就再等等。

我们预定的小旅馆不提供接机服务。绕过这些人形屏障,推开另一扇们,就走出了机场。这倒让我有些惊讶,这个机场竟跟镇里的长途汽车站一般大小。唯一到达扎金索斯镇的方式就是出租车。大约三公里的路程,定价15欧元,不议价,不打表。倒也算是公道。

到达旅馆时我已经快站不直了。早上在机场买的一瓶五谷酸奶让荞麦过敏的我中了招。浑身无力的虚弱感和胃肠时时传来的绞痛让我开始担心扎金索斯的行程。我趴在旅馆的登记柜台上,终于拿到了钥匙。听英语磕磕绊绊的爷爷热情地推荐扎金索斯的必游地时,我盯着他手上的地图,心里所想只是该如何礼貌地打断这份难却的盛情。见到床的那一刻,我终撑不起快要散架的精神,一寸一寸地趴了下去,太激烈的动作就会招致肠胃的一阵翻江倒海。我的身体把荞麦误判成敌人,正在努力地保护它的主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一动不动地躺着。身体的虚弱,皮肤上的红疹,和胃肠的绞痛让我有些坐立不安,但又对每一次轻微地动作都无比敏感。只能选择静止不动。几次催吐终于舒服一些,在身体无法消化异己的时候,只能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尽快排除异己。在那样的时刻,会无比懂得健康的珍贵,会带着忏悔的心情反思自己挥霍革命本钱的行为。由极度不舒适向疼痛减弱的过渡过程中,可以与身体相安无事的幸福感便被无限放大。

在我的再三催促下,好友终于答应按原行程的安排,去镇上转转。昏昏沉沉地睡去,心里对同行的好友充满了愧疚,一个病怏怏的拖累同伴的旅伴的愧疚。傍晚好友归来时,已经打听好了第二天一日游游船的时间和价钱。

一夜睡睡醒醒,终于挨到了第二天。经过一夜的恢复,感觉已经可以走动了。梳洗出门,十分钟就走到了港口一排门廊下的私人旅行社门面。门口挂着配色夸张的彩色喷绘广告,上边挂着看起来很熟悉的图片。我出发前在谷歌图片搜索栏里键入“扎金索斯”时,看到的就是这些湛蓝湛蓝的画片。仿佛把手放在图片上,就会被海水沾湿并且染成蓝色。

“25欧一人!” 老板娘拿出个卷了边儿的小本儿,写下了25*2。

“昨天讲的是20欧一个呀?”

“那是昨天,今天船马上就出发了。”

“为什么价格不一样呢?”

“那就23欧一个人吧”。老板娘划掉了本子上的 “5”,在边上写了个“3”。

到算是深谙市场价格规律和销售之道。

在老板娘的催促下,我们三步并作两步,9点到达了港口,上了船。这条“马上要开的船”从九点磨蹭到了九点半,直到一个旅行团姗姗地出现在港口才解了缆绳。守时的客人们早已有些不耐烦,我被早上的阳光晒得有些昏昏欲睡。空间开始变得拥挤,小孩子跑来跑去。

没错,这就是旅行。跟平素的生活并无不同。如果说旅行是对美的追寻,那不该有这些不耐烦的等待,无法控制的喧闹。幻想中那该是一种极致的美,纯净的美。若无法接受插曲和旅途中鸡毛蒜皮的不完美,旅行便会放大身心的不适。毕竟,这与期待差的太远。完美的旅行不该有过敏,不该有借机涨价的老板娘,不该有恼人的大声喧哗的游客。

旅行攻略和旅行指南里那些诗一般的生活,那些画一样的美景可没有提到候车室里卫生状况糟糕的洗手间,飞机座椅坏掉的角度调节按钮,已没有提到火车上难以下咽的干瘪的三明治和兑了过多水的黑咖啡。没错,这才是旅行。是一段脱离平素生活的体验,但依旧是生活。旅行的意义并不是追求极致的美,尽管但我们向他人展示阳光沙滩仙人掌的旅行照时,不会提到阳光有多么毒辣,鞋里的沙如何难以清理。太多的不舒适来源于对旅行初始认知的偏差。

有人讲,旅行时考验未来男友的最佳方式。窃以为,不需要用一段旅程蓄意的考察一个人。所谓考验,无非是因为旅行会催生矛盾,对待矛盾的态度可以管中窥豹地展示未来伴侣遇到麻烦是的态度。这个旅途考验假说却印证了,旅程中,人们的身体经受考验,人们的心灵置于陌生境地时,会产生多少不应感。

扎金索斯对于我,是一段不适感放大的旅程。

体力不济的我在一个半小时的航程中不断入睡,错过了风景。到达沉船湾,我坐在沙滩上,望着Panagiotis号锈迹斑斑的船体,想着它的身世。1937年在格拉斯哥克莱德河(River Clyde)上建造完工时,它定不会想到1980年会以走私船的身份被走私商丢弃在由土耳其开往意大利的途中,搁浅在扎金索斯西部的一个浅滩。当是走私分子被希腊海军追击,为了逃命,他们放弃了船,也放弃了将为他们带来可观收益的香烟。那些弃船的海盗后来是否重新组队截取了另外一条船,希腊海军是否搬走了搁浅船只的香烟货物,没能获取香烟的黑手党是否恼羞成怒,这些细节已不得而知了。

现实场景里的拍照和嬉闹早已让与这个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全无当年的惊险。明澈的海水拥吻着洁白的崖壁,更削弱了残骸通常会引起的怅惘。忧伤里,满是明媚。

回程的我,依旧昏睡着。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 2016 by Q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