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德哥尔摩:木头与小岛
许多地方离开之后回想,竟没留下太多印象。钱包夹层偶然掉出的一张票根,微微褶皱的表面和磨毛的边角。上边印着斯德哥尔摩的字样,心里微微有些怅惘。哦,原来你还在这里。 没留下印象原因颇多。许是因为走马观花,许是缘于眼前拂过千万景,而心里不起一层涟漪。又或许,是因为某处太过平庸,寻...


皮拉西卡巴Piracicaba:远方的家
一张木板余料钉成的桌子立在两个人形支架上,一把白铁管椅子(腿上微微锈迹),一张艳丽的红座椅沙发,一台从未用过的望远镜(估计因为不曾认为它还可用),一张木床,一个老式的电视柜(被我用作了临时衣柜),这是我在巴西皮拉西卡巴(Piracicaba)的家。我仿佛还能感觉到巴西的冬天...


雅典:失落文明的回眸
走进雅典时,背负的是对古希腊文明的膜拜和敬意。离开雅典时,长久的向往已完成了“去神秘化”的过程,留下来的是对古文明的失落和现代文明归处的思索。 雅典卫城居于陡峭的悬崖之上。沿着卫城西侧的坡路一路盘旋而上,视野越来越开阔,众多城区的建筑由侧视图变成了俯视图。拾级而上,山门右边...


巴西:六月节
六月的巴西,处处飘着活泼俊俏的彩旗。2014年从初夏的英国飞往初冬的巴西,恰逢世界杯和六月节(FESTA JUNINA)。在巴西将近两个月的实习,沾染了热情的节日气息的日子,颇有些日日笙歌的味道。六月节,起源于欧洲天主教国家,庆祝在六月诞生的圣人圣约翰,圣佩德罗和圣安东尼奥...


丹麦: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对丹麦的最初印象,源于一本装帧古典的安徒生童话集。安徒生这个拗口的名字不断出现在童话的标题下:豌豆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国王的新衣,拇指姑娘......渐渐地,见到这个名字倒有些亲切感。信息尚未流通超速的童年时代,并不清楚丹麦在地图上哪一角,便已向往有一天能站在丹麦...


城市的味道:维也纳萨赫蛋糕
叉子穿透脆裂的巧克力糖衣,切开一层厚重细腻的巧克力蛋糕,随后越过杏子酱粘质的夹层刺穿第二层巧克力蛋糕。“叮"得一声响,金属碰到白瓷盘发出清脆的交响。蛋糕凭着本身的致密性稳稳得立在叉子顶端,似有略无得从奶油花的上方扫过去。柔软的奶油山顶上齐刷刷得被削去了山脊,蛋糕上镶了一圈随...


窗里窗外
我喜欢窗户。 旅行中,拍的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窗。图里,是埃兹小镇的一扇窗。 对窗内的人而言,窗户让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对窗外的人来说,窗户使无限的空间变得有限。 曾经最让我动容的一句诗,时时想起: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户,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人都习惯光明“...


里斯本,蛋挞里的秘密
巴黎玛黑区西西里街37号有家蛋挞店,名叫" Comme à Lisbonne",“就像在里斯本一样”。拎着纸袋里的两只冷了的蛋挞,心想,不如去趟里斯本吧。没想到吸引我到再次来到里斯本的,竟然是只小小的蛋挞。 两年前,在里斯本匆匆住了一晚,当时的窘境让我对这个城市丧失了亲切感...


Kostelec u Jihlavy, 捷克山村车站
捷克境内,从Český Krumlov小镇乘火车到Telč,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六小时的行程,需要在中途两次转车,换乘站在České Budějovice和Kostelec u Jihlavy(两个完全不知所云的站名)。 České...


Zakinthos 沉船湾,忧伤里的明媚
向往蓝色的人,大都有去希腊朝圣的期许。 去希腊的人,行程上想必都有圣托里尼。一个传说中上帝用尽了蓝色颜料的岛屿。 口口相传,圣托里尼的费拉和伊亚便成了营销文中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营销文制造了一种“打钩”的旅游心态:我到了圣托尼里,我的旅行单里还剩下“一生必去的4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