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Kostelec u Jihlavy, 捷克山村车站

  • Qingling
  • Dec 1, 2016
  • 5 min read

捷克境内,从Český Krumlov小镇乘火车到Telč,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六小时的行程,需要在中途两次转车,换乘站在České Budějovice和Kostelec u Jihlavy(两个完全不知所云的站名)。

České Budějovice是布拉格南下到达Český Krumlov小镇的必经换乘站。CK小镇已名声在外,České Budějovice车站接了小镇的名气也倒是熙熙攘攘,颇有换乘站的气质。从České Budějovice到Telč的路程则略显孤寂。大部分转车的乘客北上回到了布拉格,去凭吊布拉格广场上并不存在的许愿池。我延迟了回布拉格的行程,沿着捷克南部的波西米亚地区一路向东,到达捷克摩拉维亚南部的Telč,一座自十四世纪中叶便有人居住的临水小镇。

不认识当地文字,听不懂报站通知。在慢吞吞的火车上,我有些紧张兮兮,生怕错过了名字长的让人生厌的换乘站点。每到一站,我便把脸贴在玻璃上,对照着手里的有点卷了边儿的车票,眯着眼睛,费力地辨认站台上蓝底白字的站名。有时,站台标志并不在我的车厢附近,我便侧着身,以狭小的视角努力对照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字母。后来想想,倒不如从容地走下车,走到站牌面前,仔细瞧瞧哪些字母是不是跟我手里的一致。毕竟,火车开得那么慢,就算是被火车落下了,跑着似乎也能在下一站追的上“蜗牛号”列车。

捷克火车还保留着老式的包厢货车,一个玻璃门隔开了走廊与相对的三人座的沙发座椅。隔着我的座位坐着一个金发瘦削的年轻姑娘,倚在玻璃窗上,心不在焉地研究着手里的教科书。极少听到她翻页的声音。她的对面坐着一个头发灰白的奶奶,金边眼镜后边是一双颇敏锐的双眼,但那眼神并不逼人,有着她那年纪独有的温柔的光辉。火车的小桌上摊着我看不懂的当地报纸,她在专心地研究着报纸上的填词游戏,那认真劲儿似乎在计算原子弹的射程和目标。六人包厢里坐着三个人,空间宽敞而舒适,氤氲着午后让人困倦的凝滞感。因不同原因偶然聚在一起的三个人似乎有着不约而同的默契感和亲切感,互不打扰,却用最低限度的噪音分贝保持着对对方的尊重。望着车厢外的树林和山川平缓地向后滑去,我有些好奇是这些亲切的陌生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与飞机的迅速和客车的自由相比,我更偏爱循规蹈矩的火车。速度不急不缓,方向沿铁轨慢慢延伸,也牵引着思绪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展开。窗外,是捷克南部绿油油的乡村。不时从山间冒出又迅速消失的红顶房屋不时冲破绿色的背景,刷掉刚刚形成的大脑对外界单调的预判。若不是还心存忐忑,存留着一分机警,恐怕我早就被这样的舒适感带进了梦乡。

一个人旅行时,总是格外小心翼翼。没有旅伴的确认,总会心思缜密地预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凭着这份警觉和细致相安无事地一个人去了很多城市,行程中鲜有捉襟见肘的插曲。经过了无数个名字古怪冗长的站台,终于确定站台首字母和尾字母与我的行程单一致的时候,我拎着背包跳下了火车,到了那个名叫“Kostelec u Jihlavy”的车站。

鞋底踏到站台的一刻,我开始盘算这漫长的一小时该换乘时间该如何度过。目光所及之处,只有两排铁轨和一排墙皮已经剥落的米黄色房子。房屋的房檐异乎寻常的宽阔,覆盖到站台一半的位置。很多换乘流落于此的旅客在雨天里一定会对这个毫无美感的门廊感恩戴德。房檐的柱子上绑着两个灰色的广播大喇叭。喇叭背对着彼此,像剑拔弩张吵了架的夫妇,煞有介事。火车哐当哐当地开走了。漆黑的木柱子上的信号灯完成了使命,开始期待下一辆列车,缓解它在荒郊野岭的孤寂,零星下车的旅客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我并没有走进候车室,倒是忘了为什么,现在有些后悔当时没有进去一探究竟。想必是站涂四壁,墙上挂着一个噪音响亮的大运钟,对着屋子里的木凳子。沿着铁轨,我爬上了一个缓坡,坡顶有一个三层的砖房。木栅栏依然完好,但那砖房不见了屋顶,也没有了窗户,院子里长满了杂草。阴影里堆着倾圮的门窗的木框架。我放轻了脚步,有些怕吵醒了房子里的主人一般,从坡顶拐角走进了一条土路。土路旁是大片的农田,种着低矮的绿色作物,有些类似白萝卜的绿叶。看起来像是根茎类的植物,大约是甜菜吧。火车窗里匆匆闪过的绿色现在有了具象。

沿着土路走了一会儿,竟没看到一个人。若真是有个人,倒反而是会有些担心吧。享受着一个人占领大片田地的宁静,内心也夹杂着些许的恐惧。土路边的不知名的树在飘扬着尘土的阳光里随风扇动这叶片,哗啦啦地响。我突发奇想地大步迈进了土路左手边尚未播种的田地,耕地最近才翻过,踩上去松软踏实。干燥的大片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机器翻土留下的整齐的履带印记,像留在大地上的牙印儿。旅途中有这样毫无计划的一站,我有些兴奋。

想来,捷克境内的这一路,这个乡村火车站的一小时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倒有点出乎意料。这里并没有特别的美感,甚至有些丑陋;并没有吸引人的历史,只具备迎来送往最基本的设施。没有人把这里作为旅途的目的地,因为毫无值得为他人道的引人入胜的品质。这个乡村火车站和周边的农田,只是到达目的地的必经之路,如果可以省略,人们也会毫不犹豫,毫无遗憾。

然而,正是这个车站,这一个小时,成为了捷克之行叙事线上的一个逗号。多年之前,我的旅行日记的主角一定是埃菲尔铁塔般受人追捧的地标,一定是自文艺复兴时期就存在的斑驳的教堂,亦或是有着神秘传说和家族历史的城堡。随处可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比不足与外人道。游着走着,我开始发现一些不知名的地方,一些毫无惊天动地故事的场景,开始给我带来不同的体验。

我一度疯狂地走,贪婪地看,相信“世界有不绝的风景,我又不老的心情“。旅行对我来说是能够与人说的地标和到此一游的照片。

现在,走走停停,让我欣喜的,是陌生地所能激发的体验和心情,是于细微处所能见的精神。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 2016 by QK

bottom of page